公司 |
上海市杨浦区贵阳路398号 号文通国际广场28楼 |
发布时间:[2020-01-09] 资讯来源:中国矿业报
从地勘经济主要指标来看,2019年,广西地矿局总产值、总收入、经营收入预计增长14.73%、18.61%和21.7%,均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全局项目收入增长7.42%,其中公益二类及经营类单位增长20.28%,远好于预期,呈现地勘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显著增强的积极信号,超预期完成了2019年该局工作会议确定的总收入增长3%、公益二类及经营类单位项目收入增长4%的预期目标。
由此可见,广西地矿局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地质工作和建筑业两大板块是该局经济的两大重要支撑产业,其他产业收入快速增长,三大产业占全局经济总量的95. 52%,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同时也得益于该局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地勘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重大项目是抓手
如广西地矿建设集团,北斗云监测平台在广西实现了第三次地质灾害成功预警;承接来宾市的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土地整理项目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领域实现新的突破,项目总金额达3.6亿元。水文队2019年合同总金额比2018年同期增加95. 6%,单个合同施工量大,持续时间长,预期2020年生产任务仍将饱满。物勘院测绘合同额同比增长近2倍,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合同额同比增长42. 6%。
大地质是推手
2019年,广西地矿局属各单位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发展理念,坚持地勘主业不动摇,着眼生态文明建设,谋划参与山水林田湖草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更高水平地做好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土地整治、城市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旅游地质、国土空间规划等民生地质工作。地勘板块的经济总量、深入领域和项目总数与2018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提升。1~11月大地质服务实现收入11. 33亿元,预计实现年度收入14. 05亿元,同比增长19. 17%,大地质服务约占全局经济总量的37%。
广西地矿局局长唐善茂表示,“大地质”工作领域已成为广西局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这是广西局更加着眼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水土污染调查与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大成果。“经过多年拓展与提升,‘大地质’服务已逐步形成地勘单位发展的品牌与名片,有利于助推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虽然现在社会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正逐渐发生变化,从传统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逐步向水工环地质调查、土地地球化学评价、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等工作转变。但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期,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主体地位仍然大有所为。
为继续巩固优势产业的主体地位,针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出现的工勘施工等资质延续换证的问题,该局已多次与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接沟通,目前解决了局属物勘院水文勘察资质到期延续换证问题;正在与广西水利厅、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对接沟通,争取解决好自治区层面审批的水利类、路桥类资质到期延续换证问题……
在国内找矿空间日趋狭小的大环境下,面向东盟、放眼“一带一路”,在新兴发展中国家中能否抢抓找矿的“处女地”和拓展地质事业“洼地”的良机,决定了下一步该局地矿事业能否拓展大施拳脚的空间,并进而决定能否以“空间换转型”推动地矿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关键一招。因此,该局越发重视“走出去”工作,将其视为拉动广西地矿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强大拉手。
积极承办2019(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矿业项目现场签约金额52.88亿元。地调院完成东盟地学数据库建设和印度尼西亚地质图集制作与综合研究,为积极推进柬埔寨和东盟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六队中标了威海国际公司的肯尼亚巴林戈硅藻泥矿地质勘查项目,实现了该单位境外地勘项目零的突破。
唐善茂说:“‘走出去’将为我们开拓地矿事业打开广阔天地。下一步,‘走出去’工作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因为这是决定我局能否进一步做大做强地矿事业的重大方向和关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