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
上海市杨浦区贵阳路398号 号文通国际广场28楼 |
发布时间:[2022-06-07] 资讯来源:人生似旅
首先,燃料电池的寿命需要突破25000小时,做到整车的同寿命。其次是整车的能效,尤其是散热需要突破,能够保证燃料电池发动机持续100公里/小时的散热能力。第三是储氢系统,在5万套的产能下,要做到80公斤储氢(成本)3万块钱,这是三大关键技术。如果这三大关键技术得以突破,那么预计在2025年前后就能够实现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大规模产业化。
要选择高效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就是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效率要高达60%—65%。这需要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空压机能耗,同时电堆的功率密度要保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
当前我们国家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水平是,大概在0.8V时能够发0.4—0.5安倍/平方厘米的电流密度。将来通过材料的改进,希望能够做到0.8V可发1安培/平方厘米的电流密度。同时,在耐久性方面将有一系列的突破,到2025年实现2万—2万5千小时的耐久性,也就是能够实现跟整车同寿命。
在整车散热方面,我们将持续推动整车的能耗下降。这里主要是四项关键技术:第一,把整车的迎风面积和风阻系数有效降低。就是通过高效的电动化技术,使得电传动的效率提高10%,相应对燃料电池的发动机效率也会降低。其次,是通过整车的风阻系数的下降。比如现在的平头车的风阻系数大概在0.55左右,将来可以降到0.35,未来还可以进一步下降到0.2几。现在轿车方面,有很多电动化的新能源轿车风阻系数已经降到0.2几了。
第三项技术是智能网联技术。智能网联的技术能够带来什么好处呢?举一个例子,在高速公路上,如果两辆车连着开,它们的间距可以是0.5米、2米、4米或者8米。当车和车之间的间距是4米时,两辆车连着开,第一辆车能够比单个车开节省18.9%的风阻系数,第二辆车能够节省75%的风阻系数,两辆车综合下来平均节能超过10%。通过这样的智能化车队的技术,能够显著节省在长途高速工况下的车辆能耗。
制氢成本、配套设施等问题让氢能源汽车处在龟速慢行状态,但是随着国家对氢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视,充电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等等未来解决了这些问题,氢气的零售价也降低之后,那么氢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