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
上海市杨浦区贵阳路398号 号文通国际广场28楼 |
发布时间:[2023-07-10] 资讯来源:未来智库
当前化石能源制氢处于主流地位,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但较高的碳排放阻碍其可持续发 展,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则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传统的氢气制取方法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化石燃料制氢:主要包括煤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等,该技术目 前相对成熟,已经进行工业生产。2)含氢尾气副产氢回收:主要包括氯碱工业、焦炉气、 合成氨等。3)高温分解制氢:主要包括甲醇裂解制氢等。4)电解水制氢:利用新能源电 能来制氢,可以实现碳的零排放,电力来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5)其他 方式制氢:主要包括光解水制氢、生物质气化等。
世界能源理事会将氢气按市场来源分成“灰氢”、“蓝氢”、“绿氢”三类。“灰氢”是指由煤 等化石燃料制取的氢气,制造过程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并且难以实现较为经济的碳捕捉、 利用和封存。“蓝氢”是指使用碳捕集和封存(CCS)技术脱碳的灰氢,可以由天然气等化 石燃料制得。“绿氢”是指使用新能源电力或核能制取的氢气,是最适合实现可持续能源 转型的一种氢能。2019 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上,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灰氢不可 取,蓝氢可以用,废氢再利用,绿氢是方向。”
从氢气制取方式的占比情况看,全球氢气制取方式以天然气 SMR 为主,而我国以煤气 化制氢为主。2020 年,全球 59%的氢气来源于蒸汽甲烷重整,其次 21%的氢气来源于工 业副产品,电解水制氢只占 0.03%。对于我国来说,煤制氢仍为最主要的制氢方式,占比 达到 62%,其次是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占比分别为 19%和 18%,占比最小的同样 为电解水制氢。我国氢气来源结构相比于全球的差异可能与国内能源结构有关,由于我 国煤资源相对于天然气更为丰富,所以煤制氢相比于天然气制氢成本更低,在大规模制 取时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