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联合矿权交易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公司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贵阳路398号

号文通国际广场28楼

行业新闻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金融业不能脱实向虚

发布时间:[2018-09-18]    资讯来源:新京报

相信很多人都对十年前的金融危机记忆犹新。十年前的2008年9月15日,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资金链断裂宣布破产,这个震惊全球的消息标志着由“两房”次级房贷引起的危机开始蔓延至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并引起了华尔街的坍塌。雷曼的破产关闭引起全球市场的恐慌,一场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形成并席卷全球。

  危机产生背后是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推行

  十年后回顾这场金融危机,其产生的路径很清晰。美国在很长的时期利用其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硬通货地位,牢牢地控制了全球金融业的龙头,成为全球经济的“龙头大哥”。但背后潜藏隐患,特别是华尔街上的金融机构过度地推行金融衍生产品,虽然满足了市场投机性交易者的需求,却使的整个金融体系十分脆弱,“两房”所发行的次级贷款,在房地产高度证券化,市场投机者可以反复炒作的同时,却使银行坐到了火山口上。当资金链断裂,银行首当其冲地成了第一个牺牲者。

  这场危机虽已硝烟散尽,但就像一场破坏力很强的台风刮过,留下诸多创伤,这种创伤主要体现在欧洲,多个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并导致政府更迭,以英国脱欧为标志,使欧盟出现了分裂倾向。倒是美国,作为危机的始作俑者,依靠连续三次“QE”(加印美钞)策略比较成功地摆脱了危机,并通过各种措施推进制造业回流。

  就当时的中国经济结构来说,外贸占有相当份量,而美国又是中国进出口的重要地区,在被金融危机波及的担忧中,中国政府推出了争议很大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国通过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一方面可以保证国内经济维持一定的增长率,同时又可以减少对外贸的过度依赖,从长远来看还是富有积极意义的。中国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推动国民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第二,提高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但是它延缓了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间,投资的扩张虽然保证了GDP增长,但由此产生的货币扩张却给后续的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也加大了经济转型的难度。

  坚定“去杠杆” 避免金融脱离监管自我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积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先进经验,对于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十分重视,并力推金融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储蓄利率市场化方面的改革明显跑在了其他改革的前面。

  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仍应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脱离实体经济的需求过度发展金融体系,会增加市场泡沫,导致大量资金“脱实向虚”,金融体系内的自我循环,会积累很多问题。如果中国发生像“两房”一样的金融衍生品资金链断裂,其带来的问题可能不止倒掉一家像雷曼这样的“百年老店”。


  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中国内市场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这是中国经济最可靠的保障,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金融必须牢牢地把握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盘上,而不能脱离实体经济“野蛮生长”。在这方面,即便是在近几年,中国并非没有教训可以吸取,在经济增长下行的过程中,一些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以明显脱离市场实际的高利率引诱客户,而实体经济中的中小微企业却一直在为得不到金融支持而叫苦,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偏向。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0年,但它向中国提供了镜鉴,使中国看到了“脱实向虚”隐藏的严重危害。近几年,尽管经济运行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政府坚持“去杠杆”,避免发生影响到国家金融安全的恶性事件,并且强化了对经济转型的紧迫感和执行力,使中国在目前能够有能力应对国际市场出现的不利变化。

  因此,在未来的经济调控中,中国必须理顺金融结构,一方面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去杠杆”,避免金融脱离监管进入自我循环;另一方面则应通过加强监管来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推动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展。

上一条:山西主力国企跳出煤炭... 】 【[ Back ]下一条:首份中国上市公司绿色...